国产作爱不卡,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欧美91,免费 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5

您的位置:

福州律師評析:妻子要求小三返還丈夫贈與款項,法院竟判小三還錢給出軌丈夫,這種判決你見過么?

福州律師評析:妻子要求小三返還丈夫贈與款項,法院竟判小三還錢給出軌丈夫,這種判決你見過么?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份蔡律師團隊經(jīng)辦的案例,這份判決書蔡律師看完實在是深感離譜——原配要求返還丈夫贈與小三款項,錢最后卻進了出軌丈夫的口袋,竟然還能有如此判法!

本案原告為女方。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丈夫張某長期與一名女性陳某長期保持曖昧關系,并且長期贈與陳某款項,原告便起訴要求法院確認其丈夫贈與行為無效并予以返還。雖然二被告辯稱雙方僅為純潔的生意伙伴關系,但法院審理雙方證據(jù)后認定二被告“關系密切,超出正常人際關系的范圍,即使不存在實質性的出軌行為,二人的曖昧關系亦已違背社會公序良俗。”顯然法院該否定性評價已經(jīng)坐實了他倆存在不正當關系。同時,對原告提交的相應流水證據(jù)也予以確認,認定原配丈夫向第三者贈與款項共13萬元。

法院最后作出判決,對被告婚外情及贈與事實都予以確認,且明確贈與款項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二被告之間存在超出正常人際關系范圍的曖昧關系,違背社會公序良俗,被告張某基于該種關系向被告陳某贈與款項及物品合計130000元,贈與的款項與用于購買贈與物品的款項均系原告與被告張某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被告張某向被告陳某贈與款項及物品的行為損害其妻即原告的合法權益,違背公序良俗,依法應認定為無效?!?/p>

大家看到這里,肯定以為這個案子穩(wěn)了。畢竟人民法院案例庫案例【入庫編號:2023-07-2-076-016】曾確認“夫妻雙方互相負有忠實義務,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chǎn)享有平等處分權。未經(jīng)配偶同意,一方擅自將夫妻共同財產(chǎn)贈與婚外第三者的,贈與合同無效;另一方主張要求第三者返還贈與財產(chǎn)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通常來說,只要證明配偶存在婚外情,且贈與行為存在,法院都會支持原配訴請,第三者應返還訴爭款項與原配。但本案判決書竟然走了“不尋常路線”,實在是叫人大跌眼鏡——“被告陳某受贈的款項應當退還被告張某,受贈的物品應當折價退還被告張某?!?/b>訴爭款項居然不是被判返還給原配,而是返還給出軌方!

蔡律師檢索眾多案情相似案例,基本都是將訴爭款項判決返還原配方的,最典型的即是人民法院案例庫案例【(2017)川01民終6008號,入庫編號:2023-07-2-076-016】判決書:“馮某贈與孫某芳的10萬元系馮某與李某芳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屬于夫妻雙方共同所有。馮某在未征得李某芳的同意的情況下將上述財產(chǎn)贈與孫某芳,侵犯了李某芳的合法權益。孫某芳取得訴爭款項并非善意取得,而馮某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在未與其妻李某芳協(xié)商一致的情形下,將訴爭款項贈與孫某芳,該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chǎn)的行為應屬無效。而根據(jù)共同共有的一般原理,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共同財產(chǎn)應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夫妻對全部共同財產(chǎn)不分份額地共同享有所有權,故李某芳有權要求孫某芳全部返還案涉款項。……孫某芳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李某芳返還10萬元(該10萬元為李某芳與馮某夫妻共同財產(chǎn))?!?/p>

本案法院的這種判法,即使蔡律師辦理了這么多年婚姻家事案件,也深感離譜。按照如此判決,若配偶想拿回共同財產(chǎn)中屬于自己的部分,還必須再與出軌一方打官司。若照此判決,以后這類案件都不要起訴了,反正起訴的受益者只能是出軌一方,配偶通過訴訟根本無法達到訴訟上的,純屬勞民傷財。

細細看來,法院應當是機械套用了《民法典》第157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后,應返還財產(chǎn)”的規(guī)定,法院認為合同無效后,受贈財產(chǎn)應該是直接返還贈與一方,不能返還共有權人。但這種觀點顯然未考慮在本案中贈與方作為過錯方,系損害了原配即無過錯方的權益。再者,法院雖認定了訴爭款項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卻忽視了共同財產(chǎn)的共同共有性質,原配作為共有權人,顯然也有權接受返還財產(chǎn),從法條本身來看,實際上也沒有明確限定返還主體。事實上,法院直接判決返還給出軌方個人,相當于變相支持出軌方有權單獨占有本屬于兩人共同的財產(chǎn),這顯然違背了《民法典》第1062條“夫妻對共同財產(chǎn)有平等處理權”的核心原則。按照本案判決結果,即便最后第三者把錢退給出軌方,原配如何確保能拿到屬于自己的部分?若出軌方拒不交出,原配只能再次起訴,而出軌方完全可以將錢轉移或消費殆盡,甚至可能再次將財產(chǎn)轉讓與第三者,如此讓原配背負“配偶已無財產(chǎn)可分”的法律風險。

該案法院判決看似法條、程序正確,原配似乎是勝訴了,卻讓過錯方成為了實際受益人,情也偷了,錢也拿回來了,這真的合理嗎?

免費咨詢

咨詢電話

13600898018

律師微信

返回頂部